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制造 >

一条鳝 三代梦——先锋村陈江启祖孙三代接力养鳝的故事

2023-08-31 07:19:05    来源:仙桃日报

入秋后的江汉平原,秧苗青青,水欢鱼跃。田野深处,四处可见渔民撑着小船穿行在翠绿的网箱间,给塘里的“鳝宝宝”投喂“营养餐”,期待一年的好收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三十年、三代人接力奋斗。一条黄鳝,在仙桃“风生水起”,游出一个50亿的富民产业。

从养殖野生苗,到全人工工厂化繁育;从建市场、畅物流、卖全国到执黄鳝市场价格“牛耳”;从单一卖活鲜到深加工……

精养一条鳝,一代接着一代干。以陈江启、陈振华、陈奥祖孙三代为代表的仙桃鳝农,把个体梦想融入时代大潮,艰苦创业、守正创新,共同缔造出产业致富的幸福生活。

“鳝一代”敢闯敢干

田垄上“拱”出富民产业

“这几天忽晴忽雨,要格外注意。” 退休多年,76岁的陈江启依然保持着每天到鱼塘边走走看看的习惯,眼下正值黄鳝养殖关键期,他更加“操心”。

这颗牵挂黄鳝的心,萌动于1998年。

彼时的先锋村并不是“先锋”,村集体负债28万元,农民负担重,是镇里的后进村。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陈江启一心思考发展出路:“村里除了种粮食,还能干点啥?”

一天,他偶然看到洪湖有个村养鳝致富的经验报道,便四处打听,带领党员干部去考察。陈江启看到当地大部分农户都在养鳝鱼,有的养了五六年,已形成规模。他心中一阵激动。“人家能坚持这么多年,说明养鳝有搞头!”

然而,习惯了粮棉种植的村民,难以接受养鳝,一来没本钱,二来怕担风险,迈不开步子。看到大家都在犯嘀咕,陈江启率先吃“螃蟹”,当年在自家稻田挖了5口鳝鱼池。

为了更好地推广,陈江启制定了奖惩措施,激励村干部、党员带头。“只要插一口网,村里就奖50元,不动工的就倒扣钱。”

养鳝第一年,有几户赚钱,有的保了个本,有的亏了钱。他们把网子一卷:“不搞了”。陈江启心有不甘。

村民的思想转不过弯来,这可怎么办?春节期间,一支皮影队在先锋村开锣,恰巧有位艺人是洪湖秦口村的,家里养鳝三年,每年都稳赚15000多元。陈江启得知这个情况后,忙将其请来座谈,村民总算对养鳝稍有信心。

为巩固“思想工作”成果,陈江启匆匆赶到洪湖,请这名艺人的丈夫王泽龙担任先锋村养鳝技术顾问。为了学到真招,陈江启又选派村小老师彭长彬到华中农学院水产系进修三个月,专习养鳝技术。彭长彬回村后定期举办技术讲座,和王泽龙一同指导村民们养鳝。这一年,绝大部分村民都赚到了钱,户平纯收入3000元。

一时间“家家养鳝、户户赚钱”在先锋村蔚然成风,先锋村也一跃成为全国“网箱养鳝第一村”,陈江启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有了产业规模,黄鳝往哪里销?得把市场引进村!早在2000年,陈江启将村部旧礼堂改造成为一个小型黄鳝交易市场,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地交易。三年后,村里又投资扩建黄鳝交易市场,并把营销窗口设到武汉、上海等地。

如今,先锋村黄鳝贸易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黄鳝原产地交易市场,由国家发改委编制的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EPI)从这里发布。最高峰时,每天有超过40万斤黄鳝从这里发往全国,年交易额达6亿元,为村集体增收300多万元。

“第一村”自此拉开了张沟镇、仙桃市乃至湖北省养鳝产业快速发展的序幕,创下了全国养鳝看湖北、湖北养鳝看张沟、张沟养鳝看先锋的美誉,为仙桃摘下“中国黄鳝之都”的桂冠。

目前,全市黄鳝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200万口网箱,综合产值过50亿元。

“鳝二代”突围求变

攻克繁育“卡脖子”难关

随着人工养殖的兴起,周边县市以及湖南、安徽等地也开始养殖黄鳝。先锋村的养殖户们渐渐发现,野生鳝苗越来越少,价格也“水涨船高”。

“野生苗子少、价格波动大、成活率不稳定,成本一步步增高,长此以往路就会越走越窄。”产业发展的瓶颈摆在面前,养鳝多年的陈振华接过父亲陈江启的“接力棒”。

2009年,陈振华和乡亲们探索出“两年段养鳝”模式,采取当年进苗、来年秋季出售,避开当年苗种短缺、成鱼出售高峰期,降低风险,提高了效益。

“6月份集中投苗,如果天气忽冷忽热,死亡率最高达到90%以上。”为降低成本,他们摸索出温室流水囤苗技术。就是错峰进苗,将幼苗寄养在“温室”内,待鳝苗“身强体壮”后,再选择好天气投放,大大提高了存活率。

为了解决苗种短缺这一“卡脖子”问题,一些合作社相继探索发展各类育苗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当时的黄鳝繁育技术以有土仿生态繁育模式和温室流水培苗为主,产量有限,幼苗存活率不很理想。

人工能繁育很多鱼苗,能不能繁育鳝苗?可黄鳝是典型的由雌性转雄性逆转鱼类,多年来依赖自然繁殖。“繁育关突破不了,产业的喉咙永远被掐着,很难畅快呼吸。”陈振华憋着一股劲,与长江水产研究所李忠博士“联姻”,成立忠善黄鳝苗种繁育专业合作社,探索人工繁育技术。

他们选择本地品种“大黄斑”作为培育亲本,获得品质优良的卵,再利用成熟雄鳝精子采取人工授精,进行流水孵化。同时运用技术干预,有效提高产卵率。

“‘父母亲’都是土生土长,后代也不会水土不服。”陈振华介绍,这样孵化出来的鳝苗“生在仙桃,长在仙桃”,更能适应本地的水质、气候等,成活率更高。

成活率怎样,网箱内长不长得好,能不能适应规模养殖?2018年底,第一批50万尾人工繁育的鳝苗经历了越冬、抗病等关口。繁育、投苗、养殖、起网……陈振华围绕黄鳝的“一生”,全周期试验。

2019年6月,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育成功,并成功示范应用,还通过了中科院专家组验收。“成活率不低于80%,我们场可达到90%以上!”底气十足的陈振华,开始将鳝苗推向市场。

“以前是全国买苗,未来要向全国供苗。”陈振华建立工厂化繁育车间,扩大规模,准备大干一场。这项人工规模化繁育技术也在全市各地推广,并形成一定繁育规模,有效缓解了苗种不足问题。

“鳝三代”创新创优

链上发力跃升新能级

一座座黄鳝苗种工厂化繁育车间搭建起来了,陈振华却病倒了。身在病房,他仍惦记着自己未完成的大事——让张沟鳝苗游遍全国,把仙桃黄鳝品牌擦得更亮,以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乡亲们的致富梦,不能在我这一代断了。”2021年春天,从事IT工作的陈奥从武汉返乡,踏上田埂,成为“鳝三代”。

初夏时节,守在工厂里,看着一尾尾针尖大小的鳝苗,从金灿灿的卵里钻出来,欢快地游水,他激动不已。

站在爷爷、父亲的肩膀上,陈奥守正创新,奋力跑好自己“这一棒”。 他以更宽广的视野打量,加速完善黄鳝销售电商体系;以更精细的管理经营,积极优化产销全流程;以更长远的谋划布局,认真推行绿色繁养……

小小黄鳝,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拼搏创新,开拓了乡村振兴的“仙桃路径”。市委、市政府把黄鳝产业当作农业第一产业重点支持,升级打造30公里产业示范带,加速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在产业发展的接力赛道上,跟陈奥一样,越来越多的“鳝三代”们站了出来、奔跑起来。

杨克勤,湖北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将黄鳝资源“吃干榨净”,卖出新花样。

允泰坊是仙桃本土品牌,以淡水鱼的冷鲜研发、生产、销售为主攻方向,在业界有较高知名度。眼看仙桃黄鳝产销量连年攀升,市场潜力不断凸显,杨克勤萌生了一个念头:何不走黄鳝深加工的新路?在全国首创黄鳝冷鲜产品、即食美味,让仙桃黄鳝“游”得更远,市场更宽。

“黄鳝肉做成各种美味,黄鳝骨研制成保健品,黄鳝粘液可加工成高档美容护肤品……黄鳝浑身都是宝。”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允泰坊投资建设黄鳝深加工生产线,试水黄鳝冷鲜调理产品、熟食系列产品研发。

经过反复实验调味,允泰坊冷鲜调理类鳝鱼丝、鳝鱼桥、火锅鳝鱼片等品类“定型打版”,进入试生产环节。研发团队趁热打铁,进一步研制出鳝鱼煲仔饭、粉蒸鳝鱼、鳝鱼粉丝、藤椒鳝鱼片、烧烤鳝鱼片等多种即食美味。

“这一批发往生鲜超市,那一批被四川火锅连锁店订了。”在公司车间,一盒盒火锅鳝片、黄鳝预制菜生产下线就打包发走。今年,他们已经签下4000多万元的订单,出口市场也有了新突破。

稻鳝共作、稻鳝菇轮作等一批综合高效种养模式推广,顾大嫂开发仙桃鳝鱼粉产品,引导企业进军黄鳝医用、保健领域……新一代的“鳝农”们,在养好鳝的基础上,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放大产业质效。

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在仙桃,一个集苗种繁育、生态养殖、交易物流、饲料加工、产品开发、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百亿级产业链徐徐展开。(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胡纯波)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