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陇西黄芪甲天下
陇西黄芪甲天下
文\刘居荣
核心提示
(资料图片)
有着千年药都之称的陇西,盛产黄芪、党参、黄芩、大黄、板蓝根等中药材。由于所产药材丰富,药材产业链也便在这里应运而生,其中黄芪的交易量最大,约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所以陇西也被称为“黄芪之乡”,是中国最大的黄芪系列产品加工基地。
古代,陇西人称黄芪为“黄祇”或“箭杆花儿”。相传混沌年代,黄帝与蚩尤交兵时,黄帝射杀蚩尤的羽箭被天狗挡了一爪,落在了西海地界,扎进土中的箭杆长出花叶,便叫作“箭杆花儿”。后来占卜师说,这是地神,名叫“祇”,因与黄帝有关,先民便称其为“黄祇”。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亦作“黄耆”,也称“戴糁”“王孙”“绵黄芪”“独椹”“蜀脂”“百本”。
早在南北朝时期,大药学家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就有:“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的记载。
唐代《药性论》云:“虚而客冷,用陇西黄芪。”
明清时期《巩昌府志》物产部中记载,黄芪为陇西的重要物产。
陇西土壤以黄绵土和黑麻垆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低于国家标准,空气、水质良好,非常适宜黄芪生长。
药食同源,本草养生。陇西黄芪以根条粗大、质坚而绵、粉性足、药用成分含量高而成为芪中精品,具有“补气升阳、益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效,因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用途不断拓展。中国中药50强如扬子、汇仁等企业多使用陇西黄芪。陇西黄芪也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获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认证和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道传千载,药韵天成。陇西精深加工的黄芪产品有精选黄芪、黄芪圆片、黄芪斜片、黄芪瓜子片、黄芪宽带片、黄芪提取物、黄芪药膳、黄芪茶、中成药等,是中国最大的黄芪系列产品加工基地。陇西黄芪产量、质量及出口等方面,在中国乃至世界黄芪产业中排名第一,已成为中药材知名品牌,被广泛用于中药配方和日常保健。
陇西黄芪种植地多为川台地、水平梯田或缓坡地,前茬作物以马铃薯、小麦、党参等为主。采用生物农药预防根腐病,不用壮根灵等生长调节剂,人工除草,不使用除草剂或其他高残留农药,以有机培肥为主,最大限度保证了黄芪的天然生态品质。
陇西黄芪外观美观,色泽明亮金黄,有着天生的“贵族气质”。其鲜品表面光滑,无毛须;干品主根粗大,呈圆柱形,尾细少有分支,一般长40至80厘米。表面多呈淡黄色,有较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带粉性。将陇西黄芪横切开来,可见其皮部乳白色,木部淡黄色。
陇西黄芪要经过细致的炮制加工才能进入市场。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去芦头—挑选分级—晾晒—搓揉—去侧根—晾晒—揉搓—修剪—扎把—晒干等程序,在经过一系列初步加工后,优质的黄芪便可以上市了。
挑选黄芪,首先要看外皮,外皮发白,内心发黄为佳;再看切片断面,有没有洞,因为黄芪容易霉蛀,有黑洞的就不太好;然后可以凑近闻一闻,如果一股豆腥气扑鼻而来,就是好的;最后放到嘴里嚼一嚼,味道是有一点点微甜的。
陇西黄芪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毒作用和改善心肺功能方面比其他产区的黄芪有更好的保健功能。加工后的陇西黄芪被誉为芪中精品,可煲汤、泡茶、入药,有很多功效。
首先,黄芪有补益气血的作用。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黄芪能够补充气血,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乏力、疲倦、营养不良等症状。我们可以选择用黄芪煎煮成药汤或泡茶饮用,每天适量服用,以达到补益气血的效果。
其次,黄芪能够健脾和胃。脾胃是消化、吸收和转化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黄芪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促进食欲,并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我们可以将黄芪研磨成粉末,与其他食材一起烹饪,制作成具有健脾胃作用的菜肴或汤品。
此外,黄芪还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在中医理论中,免疫力是人体抵御外邪入侵,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黄芪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病毒的特性,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我们可以将黄芪泡水饮用,或者与其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材搭配使用,来增加免疫力。
另外,黄芪还能够调节气机平衡,增加体力和耐力。在中医理论中,气机调达是人体正常运行和精力充沛的基础。黄芪可以提高气血流通,增加供氧能力,使人更具活力。我们可以将黄芪与其他滋补药材一起煮成药膳或炖汤,定期食用,以增加体力和耐力。
总之,黄芪在中医理论中能发挥多种对身体有益的作用。通过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黄芪,我们可以调理身体,提高气血水平,改善脾胃功能,增强免疫力,增加体力和耐力。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黄芪时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嘱确定剂量和使用方式。
2002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过对陇西县不同产地的黄芪原植物与药材取样,并经过有关部门分析、鉴定,陇西县所产的黄芪质量名列前茅,比国家药典规定的黄芪药效成分高出4-8倍。同年,首阳镇农民挖出八株硕大黄芪,被称为“黄芪王”,最长的一株长2.45米,粗8.5厘米,创历史之最。2003年,陇西黄芪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近年,陇西发展仿野生黄芪栽培,种植面积450亩,平均长46厘米,营养成分、植株及根茎长度、根粗等极为良好。
浩瀚历史长河中,陇西这一神奇的土地,因深厚独特的文化积淀和历久不衰的药材种植,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黄芪之乡”。借着药材产业蓬勃发展的好势头,陇西举办了数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也吸引了数万名国内外商户和游客,不仅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也是继“兰洽会”、敦煌“文博会”之后又一张甘肃省对外的宣传名片。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
陇西黄芪甲天下 文 刘居荣 核心提示 有着千年药都之称的陇西 -
海关总署:今年7月份我国进出口4829.2亿...
证券时报网讯,据海关总署数据,按美元计价,今年7月份我国进出口4829 -
《长恨歌》一夜观众7500人、大唐不夜城...
在大雁塔下,等待登塔的人排成“长龙”;和大雁塔形成对应轴线的是... -
日本材料企业东丽季度净利润同比减65% ...
日经中文网8月8日消息,日本材料企业东丽(TORAY)7日发布的2023年4-6 -
天祝 拓宽增收渠道 鼓起百姓“钱袋子”
天祝拓宽增收渠道鼓起百姓钱袋子 每日甘肃网8月9日讯据武威日报报道 -
用短视频拍成都 95后“蓉漂”力荐这两...
封面新闻记者杨金祝到成都的街头走走看看,你会推荐什么呢?有哪些必打 -
2024江西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答题思路及解...
【模拟题】目前,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存在多种孤岛现象,比如科技管理机 -
2023年公考时政常识积累(08月08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3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3亿美元 -
确认!今年7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月份,WM...
2023年7月的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6 95摄氏度。 -
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马边县气象台2023年08月09日20时26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马边彝 -
选调生考试行测题库:行测言语理解模拟...
行测练习题1 文化时尚总是从一种文明传到另一种文明,一种文明中的革新 -
保时捷718怎么样?
保时捷718是保时捷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型跑车,它是继保时捷550、保时捷91 -
期待已久的2L直列4缸莲花Emira在英国骑行
莲花Emira在最近的古德伍德速度节上首次向公众亮相,拥有有史以来最强 -
高温下的坚守:“上天入地”守护万家清凉
入伏以来,河南各地气温持续走高,最高气温突破40摄氏度。连续的高温酷 -
临时工失误?亚马逊商城的《星空》预载...
此前我们曾报道,亚马逊商城的XSS捆绑包页面信息显示,《星空》将于8月 -
海关总署:前7个月我国出口汽车3837.3亿...
财经网汽车8月8日讯,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7 83万亿元,增长4 4% -
怪奇物语男星有望出演新《神奇四侠》 ...
近期关于新《神奇四侠》的选角传闻不断,“白寡妇”凡妮莎·柯比将... -
供需两旺持续走热 下半年“新三样”出...
本报记者刘萌见习记者于宏近日,多地海关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 -
河南安阳:“爱心驿站+女职工关爱室”多...
中工网讯8月8日上午,在河南省安阳市总工会的指导下,安阳市公共交通集 -
《长相思》总导演:古装剧里依然有真实...
原标题:专访|《长相思》总导演:古装剧里依然有真实的人和情感澎湃新